人物专栏People column

发明红茶“升降拼配”——冯绍裘传奇故事之四

 

      冯绍裘(1900—1987)中国红茶之父, 1951年出任汉口茶厂第一任厂长,宜红茶业现代发展的奠基人。在他从事茶业的五十年经历中,有三十五年在汉口茶厂工作,毕生致力于中国红茶的品质改良工作,为宜红茶成为中国第一红茶做出了杰出贡献。

 

      湖北宜红有着两百多年的加工生产历史,在湖北丰富的茶资源中,尤以宜红最为著名,宜红与云南滇红、安徽祁红并列为中国最早和最负盛名的三大红茶之一。在最鼎盛的时代,宜红功夫红茶出口几近占到我国红茶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。

 

     1950年我国与苏联签订的《中苏贸易协定》规定要用红茶换回大量急需建设物资,。当时双方未订定交接标准样,苏方提出各类茶叶都要按产地茶厂原想出口,其茶叶品质由苏方茶师审样决定验收,且往往向我方提出降一级验收的要求,每年降级验收数量竟高达50%以上。从50年——54年的五年之内,我方茶叶降级损失之大,十分惊人。

 

      冯先生提出:茶叶经过拼配,能起到取长补短、调整品质的作用。于是,他先从选好原料着手,然后使用筛分、抖提、飘播、风选、拣剔种种做法,反复加工精制,使老嫩分开,长短粗细有别,梗、片、末、夹杂物除尽,达到叶底红黑不混,最后采用升降拼配方法,把筛分好了的各级半成品分别拼配成为中上级、中级、中下级、普通级,分别补火装箱出厂(例如二级毛茶原料可筛分为中级、中下级、普通级三个级别的半成品。三级毛茶原料可筛分为中级、中下级、普通级三个级别的半成品),运上海华东茶叶出口公司交苏。苏方均一一按出场原级接收,没有提出任何异议。

 

      在冯先生的指导和努力下,宜红茶初步实现了初精制半机械化生产,制定了茶叶采制技术标准,建立了茶叶加工、出口标准样,扩大了红茶生产基地和出口数量。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,“宜红”茶得到了突破性发展,为国家出口创汇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。冯绍裘在宜红茶区创立的“升降拼配法”,推陈出新,将传统的“单级付制,单级收回”转变为“单级付制,多级收回”的新工艺,将工夫红茶加工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,为振兴湖北的茶叶经济作出了贡献。直到今天,这一方法仍然是中国工夫红茶加工的主要原则。

 

   “父亲毕生从事红茶研究和生产,足迹踏遍祖国的半壁河山。他不仅精于制茶,被誉为‘茶状元’,而且也善于鉴别、品评茶叶,人称‘冯鼻子’,表示他的嗅觉相当灵敏。”现住汉口的冯时健是冯绍裘先生的三子,谈起他的父亲充满自豪。